当前位置:首页 > 检察新闻 > 检察动态

Y空间反诈实录 | 薅羊毛反被“薅”

时间:2025年07月11日

      

Y空间反诈实录 | 薅羊毛反被“薅”

 

宋女士在刚刚过去的“618”又薅了一波羊毛,她在拆快递时,发现了一个几乎没有份量的小盒子,宋女士有些疑惑,回想了一下自己的购物清单,好像并没有买过小件,但是快递单上的信息准确无误。“不管了,先拆为敬。”宋女士拆开盒子一看,里面是一本小本子和一张奖券,上面“刮我刮我”的字体相当醒目。

宋女士猜想是自己买了什么商品附赠的奖券,便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刮开了奖券——二等奖,一台洗衣机。作为一名传统“非酋”,今天终于欧皇附体,中了如此高的奖项,宋女士当然十分高兴,随即拨打了奖券上的兑换电话。客服熟练地告知宋女士怎么输入手机号、进行身份证登记,怎么填写地址送货,宋女士操作完成后,又提示需要先支付一部分定金以保证物流和安装,待收货后再退还,宋女士没有多想,毫不犹豫地转了五百块给对方,便等着冰箱早日送达。

这一等就是一周,眼看到了约定的送货日,却没有任何人联系宋女士,宋女士不得不又拨打了那个兑奖客服电话。可这一次,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对不起,您拨打的是空号”的提示音,宋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是被骗了,随即报警求助。

公安机关经侦查后发现,宋女士确实陷入了某诈骗团伙蓄意制造的骗局中,该犯罪团伙利用奖券、蟹券等手法进行诈骗以谋取非法利益。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除了上述主体诈骗团伙,还牵扯出了该诈骗犯罪链条的下游——以刘某、张某为首的犯罪分子在明知他人诈骗赚取不法收益的前提下,仍按照他人提供的快递信息将大量涉诈物品分包投递给被害人,使得被害人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经查,经上述人员投递的快递共造成被害人被骗40余万元。

本案涉及被害人多,涉案金额巨大,杨浦检察院对涉及的相关电子证据进行恢复比对,准确认定各嫌疑人涉案的投递情况与被害人遭电信网络诈骗的对应情况,以此确定案件的犯罪金额。针对案件中嫌疑人曾更换投递点、被公安机关提示等经过进行详细取证,确定各嫌疑人对寄递物品中均为涉诈宣传材料的主观明知程度。最终,两名犯罪嫌疑人均认罪认罚并积极退赃。

2024年6月,杨浦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刘某、张某提起公诉。同月,杨浦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刘某、张某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二年三个月,并处罚金。

 

检察官提醒:

电信网络诈骗产生的巨大“利润”回报诱使许多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实施犯罪,但该类犯罪中不仅诈骗主体触碰法律底线,帮助进行生产、销售、邮寄等行为亦会受到法律制裁,切莫因贪图“小利”而走上不法之路。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警惕不断翻新的诈骗手法,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鉴别能力,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及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避免财产遭受损失。

快递中奖是圈套,彩页藏码耍花招。

扫码领奖莫轻信,邮费税费连环要。

寄递黑手同入罪,蝇头小利戴镣铐。

法网撒开无漏鱼,共筑防线骗局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