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时间:2020年01月17日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0年1月9日在上海市杨浦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谭 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我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区委和市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创一流业务、建一流队伍”,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全面提升司法能力,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一、聚焦杨浦中心工作,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杨浦中心工作找准定位、体现价值,做到在服务大局中主动融入,在推动发展中履职尽责,在积极参与中有效作为。 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研究制定《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助力杨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十条意见》。在司法办案中,牢固树立谦抑、审慎、善意、文明、规范的理念,办理的一起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批涉民营企业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并在央视《焦点访谈》播出,受到社会广泛好评。深化司法服务基地功能,成立“服务民营经济青年突击队”,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身边的法律服务,解答问询千余次。我院在检察机关助力营商环境工作质效综合考核中位居全市前列。 深度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全力化解社会矛盾,接待群众来访1500余人次,积极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建立类案检察白皮书制度,发布《诈骗类犯罪检察白皮书》《毒品类犯罪检察白皮书》,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充分发挥了典型案例的教育、引导作用。针对办案中发现的行业管理等方面漏洞,向国家电网上海电力公司等单位制发检察建议21份,推动相关领域综合治理。重视特殊群体保护,对57名轻微罪错未成年人开展保护处分和观护帮教,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办理的一起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指导性案例。 积极落实普法工作责任。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设立法治教育体验基地和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形成青少年法治素养培育长效机制,得到团中央高度肯定。29名检察官受邀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检察长至控江中学讲授“开学第一课”。定期举办“防范校园欺凌”等主题的普法活动,助力平安校园创建。开展“检察官走基层”活动,以社区共治、风险共防、和谐共创为目标,与街道开展法治共建,以点带面,辐射全区,开展法治宣讲活动32场,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 二、充分发扬斗争精神,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对检察机关责任担当的重大考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压实主体责任,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严厉打击涉黑涉恶犯罪。坚持依法依规精准办案,做到“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批准逮捕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42人,提起公诉14件29人。追捕1人,追诉1人。对上级机关督办的案件,批捕56人,提起公诉9件25人。开展打击“套路贷”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批捕91人,提起公诉24件49人。针对真美医院医疗诈骗乱象,批捕犯罪嫌疑人6人,有力震慑涉黑涉恶犯罪分子。 深挖彻查巩固斗争成果。全面排查2018年以来所有涉黑涉恶罪名案件,确保不漏案、不漏人、不漏罪。主动对接东方水产市场乱象整治等工作,排摸案件线索13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6件。完善群众信访举报线索筛查机制,建立涉黑涉恶信访举报案件清单,对重点犯罪及涉案人员进行串并分析,加大深挖彻查力度。向区扫黑办等单位移送涉黑涉恶案件和“保护伞”、“关系网”线索15件。加大“打财断血”力度,积极追赃挽损,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人民币500余万元。 健全机制形成打击合力。加强与政法各单位的协作配合,牵头制定《关于涉黑涉恶犯罪案件办理的工作办法》《涉黑涉恶案件协作会商工作意见》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线索通报、提前介入、联席会议等办案机制,实现侦、诉、审各环节无缝衔接,形成打击合力。规范内部办案工作流程,制定《涉黑涉恶案件分案办理规定》等制度,提升打击精准度。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非法行医乱象等问题,发出检察建议10份,督促相关部门建章立制、积极履职,消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 三、践行检察为民宗旨,全面发挥职能保障美好生活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平安杨浦建设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发挥检察职能,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共批准逮捕1182人,同比上升5.9%,不捕292人,同比下降16.3%;提起公诉1288件1724人,同比分别上升15.1%和13.1%,不诉43人,同比上升22.9%。 守护城市运行安全。严厉打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放火等严重暴力犯罪,提起公诉74件77人,维护社会和谐安宁。依法打击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危险驾驶、非法持有枪支、运输危险物品等犯罪,提起公诉193件193人,办理了谢某某殴打公交车司机危及正常驾驶等案件,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坚决惩治寻衅滋事、妨害公务、聚众斗殴等犯罪,提起公诉156件262人,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对合同诈骗、非法经营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打击力度,批捕177人,提起公诉179件336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批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122人,同比上升11.9%;提起公诉107件214人,同比分别上升42.7%和47.6%。办理了涉案金额近百亿元的中赢金融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对侵犯著作权、假冒注册商标等犯罪,批捕17人,提起公诉9件12人,办理了假冒“巴宝莉”、“迪奥”等国际知名品牌商标典型案件,有力维护知识产权主体权利。 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严厉打击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批捕211人,提起公诉127件182人。保持对“黄赌毒”犯罪的高压态势,批捕202人,提起公诉204件260人,集中公诉8件8人,净化社会环境。充分发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功能,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在司法办案中为涉案单位、个人挽回经济损失人民币1400余万元,对15名当事人进行司法救助。将心比心对待群众信访,做到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高效办理群众信访件625件,让司法更有温度。 四、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忠实履行法律监督主责主业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检察官既是犯罪的追诉者,也是无辜的保护者。立足法律监督宪法定位,强化诉讼监督,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新要求。 深化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加强对尚未进入审查逮捕环节刑事案件的跟踪监督,办理监督线索394件,监督侦查机关撤案62件、立案30件;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线索4件5人,均已立案。坚持“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追捕57人,追诉98人,同比大幅上升。针对执法、司法不规范等问题,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61件、检察建议151件,同比分别上升48.4%和62.4%。开展危险驾驶案件专项监督,制发类案检察建议3件,统一执法标准。 加强刑事审判和刑事执行监督。探索建立精准化量刑建议标准,提出精准量刑建议的案件比例达到27.6%。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12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26件,均获法院采纳。对一起被告人认罪认罚获得从宽处罚的一审判决后无正当理由上诉案件,提出抗诉并获上级法院改判,系全市首例。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172件,提出变更建议57件,被采纳50件。加强社区矫正监督,纠正漏管7人。办理的2件刑事执行监督案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执行监督精品案件。 强化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监督。加强生效裁判监督,共向上级检察院提请抗诉4件。其中涉及“套路贷”的虚假诉讼3件,均获法院改判。加强诉讼程序监督,发出民事行政监督检察建议32件。针对民事执行中不当解除查封、未依法拍卖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5件;针对行政非诉执行中送达程序、执行裁定等存在的问题制发检察建议7件;针对动拆迁民事执行案件中涉行政违法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2件。与法院合力化解当事人矛盾,促成息诉11件,实现案结事了,共同维护司法权威。 五、回应社会关心关切,依法履行公益保护崇高使命 检察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负着重要责任。坚持检察工作的人民性和检察公益诉讼的公益性,切实担负起公共利益“守护人”的角色,积极回应社会关心关切。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4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5件,均获相关单位采纳并整改。 主动服务保障民生。聚焦环境资源保护,针对扬尘、噪音、水体及垃圾清运等重点领域,发出诉前检察建议7件,督促清理被污染水域和土壤,让城区环境更加优美。聚焦食药品监管,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件,会同行政执法部门对网络餐饮商户、饮用水设备开展专项整治,整改问题商户37家,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聚焦城市公共安全、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等公益热点,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件。首次运用公益诉讼方式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就手机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问题向3家开发运营企业制发检察建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积极督促依法行政。主动参与复兴岛环境整治,协助清退岛内十余家租赁企业,督促拆除违法建筑一万余平方米,清除废钢数千吨,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针对0~3岁幼儿托育机构乱象开展专项调研,对进一步规范幼托机构市场准入和管理机制提出建议。有关部门已整治无证幼托机构11家。开展诉前检察建议“回头看”,实地回访相关群众,及时向行政机关反馈意见,确保整改真到位、问题不反弹。我院发挥公益诉讼职能,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做法,得到市检察院、区委充分肯定。 营造公益保护氛围。建立“公益诉讼特邀联络员”制度,聘请各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担任特邀联络员,密切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深化落实与行政机关的协同机制,常态化推进公益诉讼课程进党校工作,向160余名处级领导干部宣讲公益诉讼职能,帮助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增强接受司法监督的意识。开通“公益诉讼线索”微信举报平台和热线电话,深入社区园区开展公益诉讼普法宣讲,发放宣传手册,多渠道发现、收集公益诉讼线索,动员群众共同保护公共利益。 六、坚持严管就是厚爱,锻造“四个铁一般”检察铁军 队伍建设关系检察事业长远发展,队伍强则事业兴。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素能培养,狠抓从严管理,以“四个铁一般”为目标,努力锻造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检察铁军。一年来,获得区级以上表彰奖励92个。 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做到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确保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领导干部带头为干警上专题党课,真正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结合实际,深入群众进行调研走访,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大力加强核心素能培养。围绕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紧贴实战、实用、实效要求,开展“全员练、全院赛”。深入调研分析,形成《教育培训需求白皮书》,提升岗位练兵针对性。积极开展传导式培训,鼓励干警上讲台,通过案件讲评、对抗辩论、实景演练、演说会等形式,以教促学,以学促练。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练兵管理,开发“杨检e管家”电子练兵管理功能,实现素能培训“一人一档”,做到学习过程有记录、重点环节有考核、练兵成效有评估。相关做法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推广,并应邀向全国基层检察院介绍“杨浦经验”。 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检。始终将党的建设贯穿检察工作全过程,着力提升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认真落实“四责协同”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实施办法》,把管党治党责任具体化、项目化。加强对司法办案活动的监督,紧盯认罪认罚从宽、羁押必要性审查等廉政风险点,实行检察官廉政责任承诺制,织密办案廉政风险“防护网”。抓住职业素养、制度规范等重点内容,从细小处入手,加强机关管理,严明纪律规矩。通过警示教育、廉政视频等方式,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确保队伍清正廉洁。 七、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确保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 司法者必先守法,监督者必受监督。坚持把检察权置于人民监督、社会监督之下,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 依法接受人大监督。主动向区人大报告工作情况46次。专题汇报公益诉讼工作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审议意见。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审查逮捕公开听证、检察建议公开宣告,开展“护航民营企业发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主题的检察开放日活动,参与代表200余人次。常态化推进人大代表点对点联络工作,每月推送检察动态,把听取代表意见建议融入日常联络工作,提高意见建议办理的质量和水平。 主动接受各方监督。邀请政协委员参与听庭评议、新闻发布会等活动,认真听取监督意见。借助政协委员在相关领域的专业优势,主动听取对金融知识产权检察、未成年人司法救助等工作的意见建议。加大案件信息公开力度,在中国检察网公开法律文书1157份,发布程序性信息2911条。自觉接受舆论监督,运用新媒体平台发布各类信息574条,开设“检察官说法”“检察微视频”等栏目,让检察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创新接受监督方式。发挥廉政监督员作用,邀请参与案件评查、公开听审等活动,拓宽人民监督司法的渠道。建成集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立律师专用接待室,将司法便民落到实处。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建成检务公开馆并向社会开放,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景展示检察职能、检察工作,搭建群众近距离了解、监督检察工作的桥梁。该项目获评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阵地。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检察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区委和市检察院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离不开区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帮助。在此,我代表杨浦区人民检察院表示衷心感谢!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在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方面,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仍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在检察职能履行方面,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三是在队伍核心素能建设方面,检察干警引导侦查、释法说理、群众工作等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认真研究,拿出硬招、实招努力加以解决。 2020年,我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以更高站位服务保障大局,以更实举措强化法律监督,以更严要求建设检察队伍,努力为杨浦加快推进“三区一基地”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检察保障。 一是以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推动提升城区治理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牢牢把握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履行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职责使命,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依法履职、依法办案,以更高标准、更强担当推动法治建设,提升城区治理现代化水平,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二是以新思想新理念为引领,全面提升检察服务能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司法为民力度,提升检察服务能级。坚持平等保护理念,深化落实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相关意见,准确把握司法政策,完善司法办案机制,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着眼长效常治,梳理经验做法,分析查找不足,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以实现公平正义为追求,不断提升法律监督质效。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做优刑事检察、做强民事检察、做实行政检察、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切实履行刑事诉讼主导责任,提高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坚持上下联动,大力推进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努力破解“刑强民弱”问题。积极拓展公益诉讼范围,加大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保护力度。依法运用抗诉、纠正违法、检察建议、问题通报等多种监督方式,不断提升法律监督质效,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和权威。 四是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根本,全力提升检察队伍素能。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确保队伍坚定不移跟党走。围绕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要求,健全教育、学习、演练、实战一体化素能培训机制,全面提升检察干警司法核心素能。紧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聚焦检察权运行机制新变化,加强对司法办案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确保队伍公正廉洁司法。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院将在区委和市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为创造新时代杨浦发展新奇迹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